拼多多碰瓷特斯拉是作秀更是作恶

admin
admin
admin
10247
文章
1
评论
2020-08-2123:17:58拼多多碰瓷特斯拉是作秀更是作恶已关闭评论 130次 2331字阅读7分46秒
  • 发布群二维码
  • 推广你的群,更多人加入你的群。
  • weinxin
  • 需要行业精准微信群
  • 微信扫一扫加客服
  • weinxin

特斯拉“硬刚”拼多多这场大戏,一直持续到今天。

拼多多碰瓷特斯拉是作秀更是作恶

根据电商领域法律专家吴旭华律师的观点,在这起事件中,武汉车主是向拼多多支付购车款项,即认可拼多多的卖家身份,这意味着即使拼多多是用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去特斯拉官网代为下单,并由特斯拉向消费者交付车辆,拼多多也已经属于经销商身份。因此,拼多多已经构成“转卖”,也属于合同中所约定的“禁止转卖”范围,特斯拉取消订单是合理的。

况且,拼多多在未取得与特斯拉官方授权,且不能保证车辆交付,本就已经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而在多数消费者看来,拼多多上宜买车旗舰店推出的“特斯拉中国Model 3”万人团购活动,并没有给特斯拉带来利润损失,为何特斯拉还要拒绝交付?

此前拼多多推出的一些团购活动,也遭遇到商家打脸。但,这些商家最多也就是发个声明了事,为何特斯拉却选择了死磕?

特斯拉 VS 拼多多

8月18日,特斯拉“硬刚”拼多多这场大戏再次迎来“高潮”。有新闻表示被特斯拉拒绝交付的武汉团购车主在拼多多和宜买车的协助下成功提车,并且已为车辆成功上险。

不过,特斯拉方面当即在线辟谣。能看出这是赤裸裸的的假新闻!”

而随着媒体报道信息的增多,越来越多证据也在表明,此事就是拼多多策划的一场有组织、有计划的营销事件。

据8月19日晚,宜买车发布的微博显示,因此8月14日宜买车与武汉车主磋商,车主同意以其直系亲属名义下单购车。次日(8月15日)宜买车在特斯拉长沙门店确定了一台现车,并于8月18日垫资打款270550元至特斯拉公司账户,并在当天完成提车,运送至武汉交付给武汉车主。

猛然来看,宜买车发布的微博似乎解释了8月18日的事情。但,仔细分析之后可以看到,这段话漏洞百出。

根据宜买车微博表述,8月15日宜买车使用车主直系亲属的信息,向特斯拉下订单并支付1000定金,于8月18日将270550元尾款汇款至特斯拉账户,并完成提车。

但特斯拉方面表示,这笔订单的提交时间及支付1000元定金的时间均为7月28日,也就是与武汉车主第一个订单时间为同一天,而其提车和支付第二笔270550元付款的时间却为8月18日。

难道这位消费者事先就预料到自己会提不到车,早在7月28日就连下两单?不难看出,宜买车发布的微博存在着巨大的逻辑漏洞。

而且此前这位消费者还曾表示“以前总差这么几万块钱”、“现在有活动做补贴,正好够得着(买一台特斯拉)”,这明显是前后矛盾的?

因此,宜买车发布的微博更像是一则谎言。只是,这则谎言却推翻了自己之前的所有言论。

事实上,特斯拉与拼多多的纠葛,还要从今年7月说起。

7月20日,宜买车和拼多多发起万人团购活动,比官网便宜了2万元,共5个名额,吸引超过3万人报名。

7月21日,特斯拉发布声明表示,未与宜买家或拼多多就该团购活动有任何合作、委托销售服务等。

8月14日,特斯拉拒绝了一位在拼多多团购成功的武汉车主。原因是,武汉车主在提车时,提到要与拼多多方面联系尾款事宜,特斯拉认为存在“订单转变”。

对此,拼多多回应称,该车辆系消费者本人与特斯拉签订了订购协议,消费者本人自用且无任何转卖意图。特斯拉应积极落实车辆交付工作。

之后,一位来自上海的拼多多团购车主成功提到了新车,引起网友讨论。

不难发现,特斯拉之所以会“硬刚”拼多多,是因为拼多多的团购活动破坏了特斯拉的直营体系。在特斯拉看来,直营体系才真正符合消费者权益。

而在双方你来我往的唇枪舌战中,明显可以看出,拼多多始终都在为了弥补谎言说更多的谎言。

面对拼多多的碰瓷,特斯拉为何如此愤怒?

剖析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拼多多更像是存在欺诈行为的一方。

首先,“特斯拉中国Model 3”万人团购活动名字已经有明显欺诈行为,因为实际只有5个名额。实际车辆只比官方优惠了2万元,并非4万元。

其次,在活动期间拼多多公开表示已经准备好了足够的新车,而具体操作时,却是用消费者名义到特斯拉官网再下单。

第三,拼多多在未取得特斯拉官方授权的情况下,公开对消费者表示“和厂家谈了合作”、“肯定经过官方授权才出售”。

最后,就8月18日“宜买车和拼多多协助武汉车主成功提车”的信息来看,又是一则欺骗消费者的虚假消息。

不过,虽然在本次事件中,特斯拉是被侵犯权益的一方,但却有一些消费者表示,“钱付给特斯拉不就好了,为什么还要管钱是从哪里来的?”

从财务处理上讲,特斯拉不仅要管“钱从哪来”,更要管“车往哪去”。

因为“钱从哪来”涉及到财务开票中合同信息与发票信息一致性,不能客户个人签的合同,结果开票给拼多多相关公司。如果签合同的人、付款方、开票信息不一致,这对于任何一家企业的财务处理都是考验。

而“车往哪去”则涉及到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的确认,如果拼多多以27万拿到这辆车不去上牌而是另外转给团购客户,特斯拉就无法获得相应的财政补贴。

屡屡碰瓷大品牌的拼多多

其实不仅是特斯拉,这两年,拼多多已经与多家品牌互掐。

崛起于下沉市场的拼多多通过超级流量和社交模式,之前过分依靠“下沉”用户、“白牌”商品模式,也给自身贴上了“低质、假货、山寨”的标签,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品牌都愿意与拼多多合作,也不愿被拼多多“寄生”其销售渠道。

而此次拼多多强行与特斯拉“合作”的方式,除了影响了后者的品牌定位,而且也打乱了其直营体系。更重要的是,拼多多的这次行为严重的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所以纵观此次事件,拼多多的行为损害了消费者权益,扰乱了市场秩序,不仅是作秀更是作恶。

写在最后

从此次特斯拉“硬刚”拼多多这件事来看,后者明显是想借助特斯拉的“高端”品牌形象打进大牌交友圈。

试想一下,如果所有企业都和拼多多一样,不择手段的实现自身的目的,那么,我们的消费市场靠什么去支撑?实体经济又如何发展?更重要的是,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时,又将找谁维权?

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0-08-2123:17:5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qc60.com/2020/3005.html